约翰二书

        《约翰二书》篇幅虽短,仅13节,是66卷中最小的,但是其涉及到的要点却与现今的基督徒生活密切相关。

 

        1:1-3 反复提到了真理和爱心,这是基督徒生活的两个重要基石,也与保罗在《以弗所书》4:15里的用爱心说诚实话 相匹配。有真理无爱心,容易形成自义的律法主义;有爱心无真理,那就是滥情的人文主义。父神和基督给我们提供的则是在真理和爱心基础上的恩惠、怜悯和平安。由此才引出了后面的论述。

 

        1:4中说道,约翰见到她的儿女中有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约翰三书》1: 4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这里提醒我们负有养育或者牧养职责的,该如何看待自己对所负责的对象之成长该有的轻重态度—-首要的是他们遵父神之命、按真理而行,有属灵的圣洁与顺服,这是最为值得欣慰的,而不是他们的属世成就。面对自己成长中的子女,有多少家庭把精力和资源放在了孩子的学校成绩与课外活动上,又有多少因为对孩子能考上名校而殚精竭虑、倾囊以出,一旦被录取,喜悦之程度无以复加,巴不得收取所有熟人的夸赞和羡慕。然而,却对孩子跟主耶稣的关系如何浅尝辄止,孩子是否真的信主归正显得并不要紧,甚至借口说留给他们将来自己做决定好了,仿佛只要能把他们带来教会就已经算是可以交差。教会的牧长也习惯于以教会规模和出席人数来衡量会众的属灵程度。只要他们张口赞美主、闭口称阿门,就算说得过去了,若能够再在读经计划里打个卡,周日学上报个名,那就更难能可贵。至于各人在生活中是如何尊主为大、践行主命,那实在是牵涉隐私,岂好掺和。这真是本末倒置,妄奉主名,愿神怜悯我们,赦免我们。

 

        1:5-6 是提醒信徒间彼此相爱,辉映了《约翰福音》13: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所以说是起初所受的命令,不是新的。此处的着眼点在行上。这里对基督徒彼此间遵行主命的提醒,与1:4的个人落实相呼应。

 

        7-11 是关于谨防加教师和敌基督。他们否认耶稣的完全人性,是迷惑人的。又如《约翰一书》4: 3里描述的 “凡灵不认耶稣,就不是出于神。这是那敌基督者的灵。” 。如果耶稣不具有完全的人性,那他的受死与复活也就没有意义,对我们的救恩也就毫无功效。一个真诚信主的基督徒,若不警醒,听从了这样的教导,虽不会失去就恩(因为那是因着信耶稣基督而得到的恩典),但在主再来时的得赏方面,是会受亏损的。类似论述见《希伯来书》4:11所以我们务必竭力进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学那不信从的样子跌倒了”。这就是基督徒得救与得赏,称义与成圣的分别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否认耶稣的人性,是辨别敌基督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方式。敌基督的迷惑性教导有多种,我们要时刻警醒。比如否认耶稣的神性,否认他的复活,宣称神又派遣了新的先知,“将神的恩典当做放纵情欲的机会”(《犹大书》1:4)等等。现今时候,网络发达,各样讯息和教导在弹点间就可以渗入我们周围,我们要做的是常守着基督的教训,不在敌基督的恶性上有份。而辨别是否真实基督教训的方法就是通过查考圣经了解神全备的真理,不是碎片化的东鳞西爪,或者孤立地甚是选择性地看待与应用部分书卷,而忽视66部的整体统一和彼此呼应;通过谦卑地祷告,让圣灵引导自己的辨别能力。

 

        1:12 提到约翰盼望与受信人当面谈论,使其喜乐满足。《约翰三书》1:14 也说了同样的意思。这提醒我们实体聚会的意义。科技的发达使我们可以通过文字、音频和视频便捷地传递我们的想法,但是我们要不自欺的话,所有这些技术手段都无法代替面对面的团契与聚会所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益处。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保罗在《希伯来书》10:25里劝勉我们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