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3,作者写《犹大书》,原本是为了讲论救恩,可随后却改变了主意,转为劝勉圣徒为真道争辩。可见在圣经书卷的写作上,神的默示与人的心思之间的互动关系。
1:1 短短三组词语就概括了我们基督徒的身份状态:蒙召、被父神爱、被耶稣保守。真是何等的荣幸!
1:4 介绍了背道之人的两大问题:1)将神的恩典变作放纵情欲的机会;2)不承认耶稣的权柄和身份。之后的5-7节则用三个不同的例子来说明这两大问题的后果:旷野漂流40年却未能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百姓、堕落的天使、所多玛与蛾摩拉人。这些都是放纵情欲的实例,其结局也是后人的戒鉴。1:8-10则是针对否认耶稣的权柄与身份之罪恶。以米迦勒和撒旦在摩西尸体处理上争议为例,显明天使长米迦勒尚且敬畏神的权柄,不越位去罪责撒旦,那么这些背道之人对耶稣基督的态度就更是罪责难逃。
“做梦的人” 可以理解为顺从自己情欲,过着醉生梦死般生活方式的人,或者是声称看到各种异象,以此来支持其放纵情欲的人。 “轻慢主治的” 是指拒绝属灵领袖的教导(如旷野里挑战摩西的人), “毁谤在尊位的” 指的是亵慢神所派立的天使。请不要将两者误解为对政权人物的态度,这从英文的用词上更容易看出来。如此之人被视为与畜类相同,自甘败坏。1:11-16 则进一步对他们的性质和结局作了论述。
“该隐的道路” 包含至少两方面,错误的敬拜观念(没有信心的献祭《希伯来书》11:4)和嫉妒(《约翰一书》3:12); “巴兰的谬误” 是为私利引诱人堕落(《民数记》31:16,《彼得后书》2:15,《启示录》2:14); “可拉的背叛” 是对摩西领袖地位和亚伦祭祀职份的挑战,其实质也是对神的权柄的挑战(《民数记》16:1-3,16:8-11)。
1:12 中把这样背道的人比做礁石,隐蔽与水中,却足以沉没船只,这些人的破坏力也是如此。可拉、大坍、亚比兰和安四人影响了250位首领,一起挑战摩西和亚伦,结果我们是知道的。这还不算,隔天后以色列人又因不满于可拉事件向摩西和亚伦发难,导致14,700人丧命于瘟疫。更甚的是,按1:12 中间部分的描述,他们贪图己利而无惧怕。《民数记》16:3 很传神地记载了他们的理直气壮, “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
如果引用旧约会让人觉得太过久远的话,那1:16 里的描述则超越了时空,颇有时代感,“私下议论”、“常发怨言”、随从情欲、口说大话、为利谄媚。句句都是警钟。
在1:17-19节里,犹大话锋一转,回到了耶稣基督的使徒身上。与历经背道之人引人败坏不同,使徒们则提醒信众好讥诮、不敬虔之人在末世的作为,其中的18节就直接引自《彼得后书》3:3。
至此,犹大开始在20-23节里劝勉众人如何避免和摆脱背道之人的影响,那就是“在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中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如何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5:10 给出了标准答案“ 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
22-23则教导如何对待受背道之人影响的人。处于三种不同状态中的人,当以不同的方式对待。
24-25节以颂赞结束此封书信,提醒我们的主有能力保守我们不失脚,让我们无暇无疵、欢欢喜喜地站在神的荣耀之前,以此鼓励我们坚韧,就如《希伯来书》12:1-2所说, “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